热搜词:

从外观到细节, 全方位体验零跑C16, 凭啥成爆款?

最近陪朋友挑选一台20万以内的中大型SUV,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就是零跑C16。毕竟它8月份交付了8032台,环比上涨了185%,连续霸榜好几周。零跑汽车今年的销量势头也相当猛,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年度目标直接提到65万,着实让人好奇这款“爆款”车型到底凭什么火。上周我特意约了4S店试驾了一下,下来从外观、空间、驾驶体验到一些设计细节,都想和大家好好聊聊,看看它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真东西”。

第一次见到零跑C16实车,说实话并没有那种“一眼惊艳”的感觉,但越看越觉得耐看,很适合家用的那种稳重感。它没跟风做大溜背或者夸张尾翼,整体线条简洁而实用,细节部分又藏了不少设计逻辑。先说前脸,封闭式中网是新能源车的标配,不过C16的这块中网下方设计了细密的通风孔,目的是为电池和电机散热,同时整块面板表面很平滑,帮忙降低风阻。新能源车风阻越低,续航表现就越好,这点设计很接地气。贯穿式的日间行车灯被称作“海平线灯条”,看上去简单,就是一条细长的灯带横跨车头两侧。但这里面有讲究,它利用了横向视觉拉伸的设计思路,让近5米长的车头看着更协调,不会显得笨重。白天辨识度很高,到了傍晚灯亮起来,发出来的光型特别规整,不会晃到对面车主,这得益于灯珠排布有“防眩光”设计,光线角度被精准控制,细节做得很到位。

让我觉得比较惊喜的是车顶上的激光雷达。市面上不少车型的雷达都做得比较突兀,要么是一个小方块挂在保险杠上,看着就像“后加的配件”,但零跑C16把雷达做成了一个圆润的“小隆起”,巧妙嵌在车顶前半部分。这样设计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车顶线条保持完整,气流顺畅,不会产生多余风噪;而且雷达这个位置视野更开阔,探测角度超过120度,比贴保险杠的位置“看得更远”,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发挥有实质帮助。说到底,家用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这点上零跑挺用心的。

侧面看,车顶线条非常平直,不像那些溜背SUV为了造型牺牲后排头部空间。我的朋友身高180cm,他坐在后排头部还剩两拳空间,舒适度很高。腰线从前大灯一路贯穿到尾灯,视觉上拉长了车身,也有结构加固的作用。车身侧面的这条腰线其实是加强筋,能分散侧面撞击力,兼顾美观和安全。侧窗线条也没有刻意上扬,保持平缓,坐在车里看外面很通透,没有那种被“关小笼子”的压抑感。这种设计特别适合家庭用车,能给后排乘客更好的视野体验。

尾部设计延续了简约风格,不过细节处理得很细致。贯穿式尾灯和前脸灯组呼应,整体设计统一感强。尾灯内部用了分层光导技术,点亮时光带均匀柔和,不是杂乱闪烁的灯珠,这样后车司机能更清晰判断距离。尾门中段内收,空气动力学上有讲究,可以减少尾涡,降低风阻和噪音。下包围没有装什么假排气口,保持干净利落。家用车讲究好打理,减少积灰和清理麻烦,这设计挺实在。

坐进主驾驶,第一感觉是空间通透又不局促。虽然2825mm的轴距是基础,但零跑C16在空间利用上下了功夫,尤其是6座版本,二排用的是Nappa真皮,手感细腻。坐上去的时候马上能感受到座椅靠背的弧度设计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贴合腰臀曲线。不是那种一坐下去就陷进去的软塌,而是有力的支撑感,尤其腰部有两个凸起的支撑点,背部还有横向支撑。长时间坐车也不会腰酸背痛,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出门,舒适感提升不少。

二排座椅还有个特别实用的“靠拢模式”,按个键座椅自动向中间靠拢70mm,靠背最大可调155度,这角度是经过人体工程学测算的,半躺状态下脊椎压力最小,长途坐3小时都不累。座椅还有10个按摩点位,8种模式,最常用的是腰部舒缓,靠气囊充放模仿按摩手法,缓解堵车时腰腹酸胀。这种贴心设计比单纯“软座椅”好多了,毕竟家庭长途出行,后排舒服才是真的。

C16的多屏设计也挺有意思,前排10.25英寸仪表+14.6英寸中控屏,主驾信息布局清晰简洁,仪表屏只显示车速、续航等关键数据,避免分散驾驶注意力。中控屏分辨率高,开车时扫一眼就能看清导航路线,提升驾驶安全。副驾有独立10.25英寸娱乐屏,支持独立音响,副驾看剧戴蓝牙耳机时不会干扰主驾的导航播报,这得益于车机的音频分区功能。家里一起出游的时候,避免了“抢声音”的尴尬。再比如“飞屏交互”,导航路线能从中控屏甩到副驾屏,副驾乘客可以同步知道剩余路程,沟通更方便。

后排15.6英寸吸顶大屏特别适合孩子,1080P分辨率画质清晰,配合手机APP能管控播放内容和时长,避免孩子盯屏幕太久伤眼。屏幕角度还能调节,坐安全座椅或者后排中间都能看得清楚,不用歪着脖子。这样的设计,比单纯“加大屏幕”实用多了。

说实话,C16没装大容量车载冰箱,我一开始还挺疑惑,后来用起来才明白这设计的用心。家用车其实很少需要长时间冻东西,反而“随时喝到凉饮”更重要。前排扶手箱带有冷藏功能,有个制冷模块能把温度降到5-10摄氏度,正好能保持饮料冰爽。我特意做过测试,普通常温可乐放进去半小时,瓶身就有水珠,喝起来凉凉爽爽的。相比大容量冰箱,这种小冷藏模块功耗低,对续航影响几乎忽略不计。扶手箱位置顺手,主副驾伸手就能拿,平时通勤或周末出游,喝水不麻烦,比大冰箱实用。

这次试驾的是增程式280激光雷达6座版,动力不算特别猛,但非常适合家庭用车。增程动力的好处是平顺,没有换挡顿挫,起步踩油门很线性,车平稳起步,安全座椅上的孩子不会被晃着。深踩加速踏板也很顺畅,电控系统控制扭矩慢慢释放,避免动力波动,老人孩子坐着更舒服。

开到城郊高速,速度提到110km/h,超车依然有底气。这得益于1.5L增程器的高效工作区间,主要负责发电,车轮动力来自电机,两者配合稳定输出,不会因为高速而觉得“没劲”。FSD可变阻尼减振器表现超出预期,过高速路口的减速带时车身晃动很小,很快就稳住了。它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阻尼,软硬兼顾,硬路面软阻尼过滤颠簸,急弯硬阻尼减少侧倾。转向手感适中,女生开也不费力,低速时辅助轻,高速时转向更稳。高速过弯车身侧倾控制得不错,后多连杆独立悬架配合高强度钢下摆臂,有足够支撑,让人开得更有信心。

续航和充电方面给家的“安全感”也很足。这次跑了180公里,60%高速,电量显示还剩差不多200公里,按这个情况,每天通勤50公里,完全一周充一次电没压力。快充体验也很好,从30%充到80%只用了18分钟,喝杯咖啡的时间,续航就补上大半。其背后是800V高压平台设计,充电功率高,速度比普通400V快一倍多。长途出行时,增程模式综合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一箱油就能跑,不用担心半路没电。

虽然没试纯电版,但销售说零跑C16纯电版有580km和630km两个续航版本,电池铺设在底盘下方,不占用车内空间。这样设计既保证了续航,也保证了车内空间最大化,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智能配置方面,C16主打务实,没有堆功能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每一项用得上。高通骁龙SA8295P芯片提供强劲算力,试驾过程车机运行流畅,滑动屏幕或切换APP都很顺滑,没有一点卡顿。对家庭用车来说,流畅体验比功能多更重要,毕竟开车时没人想被卡顿的系统折磨。

四音区语音识别很值得一提。后排同事喊“空调24度”,系统马上响应,不会像有些车那样后排话音不识别或者被当成主驾指令。这是声学定位技术,通过车内4个麦克风精准定位声音来源,针对不同区域响应命令。例如孩子后排喊“放儿歌”,系统只给后排播放,主驾的导航音不会被打断。这解决了一家人抢着喊指令的尴尬。还有“可见即可说”功能,看到中控屏导航选项,直接念出来就能启动导航,无需手动操作,减少低头时间,更安全。微信位置一键导航也很快,手机位置发给车机,8秒内启动导航,数据传输迅速,方便不擅长用大屏的老人。唯一小瑕疵是郊外信号弱时,语音响应偶尔有1-2秒延迟,销售说后续会OTA升级优化算法。

总体试驾下来,C16表现令人满意,但还是有几个小细节能改进。比如高速120km/h时,胎噪和风噪会有一定传入车内,虽然不妨碍交流,但对敏感人群来说稍显明显。这个大概和轮胎花纹有关,试驾车用的是节能胎,胎纹深容易产生胎噪,换成静音胎后应该会好很多。其次是主驾侧空调制冷速度,强烈阳光下开到最大档才感觉凉快点,估计是风道布局问题,主驾风道相对空调出风口稍远,送风慢些。最后是跨楼层记忆泊车,在线条模糊的车位识别率不高,不过在标准车位表现稳定,日常使用没问题。

总的来说,零跑C16是一款空间宽敞、设计务实、驾乘舒适且智能配置贴心的新能源中大型SUV。它没有追求过度炫酷的外形,而是把功能和用车体验放在首位,尤其适合有老人孩子的家庭用户。从试驾感受来看,动力平顺,悬挂舒适,智能辅助实用,续航和充电效率满足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