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不关注AI也要了解下AI智能体, 它可能马上就要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在AI技术的浪潮中,一个新的概念——AI智能体——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与传统的AI大模型不同,AI智能体不仅能够理解你的需求,还能直接交付可落地的成果,如Excel报表、PPT演示文稿等。

AI大模型爆火后,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很多人想了解可能无从下手

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强烈建议你了解一个关键概念:AI智能体。

就像你已经习惯用豆包、DeepSeek来解决信息检索和文案草拟等问题一样,AI智能体将是下一个效率跃升的关键。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个基础的概念,“大模型”是什么?

我们常用的豆包、GPT、DeepSeek,主要通过自然语言与我们交互。

我们输入问题,它们经过理解、分析和推理,最终输出文本答案。这类模型被称为大语言模型,它的核心是一个强大的“文本大脑”。

与之对应,还有能处理图像、视频、音频的多模态大模型(比如可灵、Sora)。你给它一张图片或一段文字描述,它能生成新的图片或视频。但它们的交付物,依然停留在“数字内容”层面。

**那么,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我们用一个场景来理解:作为销售,你需要做上半年的数据分析报告。

如果你求助大语言模型:

你可以向豆包询问分析思路,或者把脱敏后的销售数据丢给它,让它生成一份销售数据汇报。

豆包会像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最终在对话框里回复你一段文本,可能包括数据总结甚至一个用字符画的表格。你需要手动将这些文本整理成可用的Excel或PPT。

如果你求助AI智能体:

以Coze这类平台为例,你可以直接要求它:“请分析我上传的销售数据,并生成一个包含总结和趋势图表的Excel文件。”
智能体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规划:它的“大脑”(通常是一个内置的大模型)会理解你的指令,并规划出步骤:分析数据->总结要点->生成Excel文件->在Excel中创建图表。

执行:智能体的“手脚”(即工具)开始工作。它会调用数据分析工具处理数据,然后调用代码解释器或OfficeAPI,直接创建一个包含数据和图表的真实Excel文件。

循环与记忆:如果你说“把图表换成柱状图”,它能记住上下文,再次调用工具修改文件,直到你满意。

交付:最终,它交付给你一个可以直接下载使用的Excel文件。如果你要求的是PPT,你得到的就是一个编辑好的PPT文件。

总结一下:

大模型是一个通用的、超级聪明的大脑,擅长深度思考、分析并以文本/图片等形式给出答案。

AI智能体是“大脑+手脚”。它不但能思考,还能自主调用各种工具(API、软件),直接交付可落地、可使用的成果(如报表、PPT、设计稿),真正帮你完成一个任务,而不仅仅是回答一个问题。

对于B端产品和业务而言,智能体意味着能够将AI能力无缝嵌入业务流程,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这才是其颠覆性的潜力所在。